|
旅游资讯 |
|
|
|
|
|
信息来源: 江门日报 |
|
发布日期:2013-03-21 |
|
|
景德镇素有“瓷都”之称。中国的英文名称“CHINA”的小写就是“瓷器”的意思,“CHINA”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“昌南”,可见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。
在婺源、三清山、景德镇这一“旅游金三角”中,景德镇充当着一个交通连接点的角色,因为离婺源最近的机场就是景德镇机场,而景德镇的瓷器文化给这个“旅游金三角”增添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韵味。
文/图
江门日报记者 庄英业
A
城市建筑尽显瓷都文化
从景德镇机场前往景德镇市中心的路上,你可以看到很多展现瓷都文化底蕴的城市建筑,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3个城市雕塑:第一个是高达36米的“神火”雕塑,自古瓷器是用烈火烧制而成的,“神火”展现了瓷文化之源;第二个是“昌江之水”雕塑,这个雕塑由6个高5米蓝白相间的动感水滴组成,记者称之为“六滴水”,制瓷离不开水,运输也一样,历史上,昌江之水曾经无数次承载着精美的瓷器走向世界,传播着中国的瓷文化;第三个是一座高达17米的“高岭石”雕塑,它由几块汉白玉搭建而成,“高岭石”属于粘土矿物,是制造精美瓷器和陶器的主要原料。
除了这一个个城市雕塑外,景德镇的公路两旁还矗立着一个个青花瓷路灯,千年瓷都文化就这样在现代人的身旁“复活”了。
途中,我们还经过了景德镇陶瓷学院。据了解,景德镇陶瓷学院创建于1958年,当地人称之为“陶院”,可以说它是全球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校。
在景德镇,你会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瓷文化,除了路灯由青花瓷制成外,在一些陶瓷文化景区,就连垃圾桶也都是用青花瓷制成的。
B
制瓷技艺超凡脱俗
很多游客把景德镇当成了一个“瓷器购物中心”,往往是来一趟,就会买几箱瓷器回去,却不知瓷器制作工艺才是景德镇瓷器文化的精髓,而随手购买的瓷器说不定产自佛山。不远千里来景德镇,却买回一套佛山瓷器的事情,不是没有发生过。
为了感受景德镇瓷器文化的精髓,导游小段带着记者来到了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(以下简称“古窑”)。要去古窑,先要走一段充满诗意的山路。山路的两侧堆满了高耸的松柴,再配上悠远的景致,有点返璞归真的味道。
沿着脚下的石板路慢慢走去,不一会儿就到了古窑。古窑手工制瓷作坊,俗称坯房,是我国古代生产陶瓷的场所。在这里记者第一次感受到了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高超。据史料记载,制瓷工艺有“过手七十二”之称。此作坊,主要以生产日用瓷为主,包括碗、盅、杯、碟等品种,胎质细腻,造型规整,素有“白如玉、明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磬”之称。拉坯、印坯、利坯、上釉、挖底……记者通过参观终于明白了一件陶瓷是如何制成的。“别看一个简单的拉坯工艺,没有几十年的经验,根本无法在短短几秒钟做出一个碗状的坯胎。”景区的市场主管彭剑锋说道。
我们平常接触的瓷器主要以作为日用品的餐具、花瓶为主,鲜少有人能真正了解作为艺术瑰宝的景德镇四大名瓷:粉彩瓷、玲珑瓷、青花瓷、颜色釉瓷。在古窑,记者看到了这些如雷贯耳的名瓷以及了解了它们的制作过程。“比如玲珑瓷,它融青花技术之长,集镂雕艺术之妙,你可以看到刚制成的玲珑瓷坯胎,有镂空的图案,镂雕而成后,再刷上彩釉,然后经过煅烧,之前你见到的镂空之处就密封起来了,但因为只有一层釉彩,因此显得特别玲珑剔透。”在彭剑锋的介绍下,记者才明白玲珑瓷的制作精髓。
C
四大古窑耐人寻味
了解了瓷器的制作过程,我们又去参观了四大古窑——清代镇窑、明代葫芦窑、元代馒头窑、宋代龙窑。据了解,清代镇窑是景德镇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、最具价值的古窑,其余三窑都是后来仿建的。
明代葫芦窑为景德镇葫芦形柴烧瓷窑的简称,古人称其“窑形似卧地葫芦,前大后小”。
明代葫芦窑为景德镇特有的瓷窑,它兼具宋元时期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,烧成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,对整个明代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和清代镇窑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。
元代馒头窑为景德镇宋元明时期的典型瓷窑之一,以窑形近似馒头而得名,馒头窑的烧成温度可以达到1300度,这是当时我国传统制瓷业此类窑炉的最高水平。
宋代龙窑为我国传统陶瓷窑炉之一,其因依山势倾斜砌筑,形状似龙而得名。宋代龙窑为景德镇宋代瓷业的兴盛作出了杰出贡献。景德镇湖田、瑶里、丽阳等多处还发现有宋代龙窑遗址。
★后记:
莹莹白玉瓷,漫漫瓷都路。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,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凝结了丰厚的陶瓷文化底蕴。珍贵的陶瓷古迹、精湛的制瓷技艺、独特的瓷业习俗、优雅的瓷乐演奏和秀丽的田园风光,构成了景德镇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。蕴涵在瓷器和千百年制瓷工艺中的瓷文化,形成了强大的磁场,牢牢地吸引着我们,让我们不舍得离去。
|
|
|
|
|